別讓名稱爭議再破壞兩岸氣氛

2008/07/14 10:43

別讓名稱爭議再破壞兩岸氣氛
2008-07-14【中時社論】

為了台灣參加奧運的名稱問題,兩岸最近不帶火氣地過了一招。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就北京奧運國際新聞中心將「中華台北」標示為「中國台北」一事,解釋其都是英文Chinese Taipei的中文譯文,不能說是北京在「矮化台灣」, 針對楊毅的說法馬總統日前也有了正式回應,指兩岸對使用「中華台北」上早有共識,「中國台北」將會引發新的爭議,馬總統昐望北京「不要這樣」。
這場隔空的對話,清楚透露兩岸雙方都想維持目前友善的氣氛,但雙方能夠容忍的底線也正逐漸浮現張力。

講實在話,以王毅資深外交官的背景,往昔在外交戰場早與台北過招多次,怎麼可能會外行到認為Chinese Taipei譯成「中華台北」或「中國台北」沒有差別?將早已成為台灣參與國際賽事慣例的「中華台北」改成與港澳同級的「中國台北」,怎麼會沒有「矮化台灣」之嫌?

北京當局如果認為這只是「小事一樁」,不必大驚小怪,那他們就真低估了這個問題在兩岸及台灣內部的敏感性。馬總統如果在「中國台北」無從改回「中華台北」的情況下,就授旗讓奧運代表團出發,肯定會被在野黨罵到翻,屆時等於得逼著馬總統選擇「立場強硬」了。

北京的這種做法確實令人不解,明明知道儘管只是「一字之差」,已經足夠能牽動敏感的政治糾葛,卻還是忍不住要給台灣「穿小鞋」,這真是何必呢?

讓來自台灣奧運代表團帶著愉快的心情參加奧運不好嗎?非要弄到代表團帶著遺憾出發,憋著一肚子氣回家嗎?更何況台灣國家代表隊使用「中華台北」名義參加國際賽會的模式,已經都廿多年了,面對這種只能使用中華奧會旗歌的處境,感到委曲且必須容忍的一直是台灣這邊,如果這次再被冠上「中國台北」,與港澳代表團放在一塊,試問如果這不叫做「矮化」,能夠說服誰呢?講直接一點,如果八月奧運揭幕前,這個問題還不能合理解決,遲早將會是個政治「未爆彈」!

從這樁孕育後續張力的爭議中,不難看出兩岸關係的脆弱性。要重建雙方友善的氛圍得花多大工夫,多大智慧,甚至多大耐心,但要破壞這種氛圍,卻往往可能只是舉手之勞那般容易。

沒有人會否認,目前的兩岸關係正朝著和解的方向在走。就在這幾天,大陸觀光首發團已順利完成行程,經濟部也計畫進一步放寬企業赴大陸投資的上限,兩岸這兩個月在經貿與觀光上的鬆綁,整體成效甚至超過了過去八年。
而任誰也都看得出來,兩岸當局都想努力維持這種氛圍。只不過截至目前為止,這都只能算是兩岸議程中最單純、也最容易處理的一部分,未來幾個月,這種氛圍能否真正持續,才算邁入真正嚴酷考驗的階段。

先是八月初,馬總統很可能將出訪中南美邦交國,屆時馬上就會面臨過境美國的「接待規格」問題,而北京將會「關切」到怎樣的程度,勢必會是各界關注的焦點。

緊接著面對九月間的聯合國大會,馬政府還要不要繼續推動「入聯」,也會是個敏感度極高的課題。最後再加上陷入膠著的華府對台軍售,也不斷傳出有北京在幕後使力的痕跡。將這些林林總總的事件加總起來,就不難發現,兩岸關係的真正考驗,或許才剛剛開始。

不諱言說,許多事情就是環環相扣的。如果北京刻意要在參與北京奧運的名稱上給台灣「穿小鞋」,又利用奧運開幕式的機會挖台灣邦交國的牆腳,更運用影響力讓馬總統過境美國的規格「很難堪」,那麼馬總統在開放兩岸問題的決策空間勢必將被大幅擠壓,期待馬總統在九月間在「入聯」問題上能夠大開大闔的表現善意,恐怕根本不可能,甚至不必預測就會知道他將面臨怎樣的壓力了。

所以,千萬別低估台灣參加奧運使用名稱問題的敏感性,使用「中華台北」或是「中國台北」是不是在矮化台灣,絕不是中文翻譯的問題,更不是北京領導階層的「想當然爾」, 而是台灣民眾的具體感受問題,為了避免未來引發更大的爭議,馬總統說得對,北京真的「不要這樣」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ry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