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.06.14
第4波移民壓迫第7波
馬英九最新之本土論述《原鄉精神》新書摘要

現在的民進黨的各種政治口號,包括省籍衝突、外來政權、去蔣化等,
其實是民進黨自認為代表第4波移民,利用並改寫第5代日本殖民壓迫的歷史,
利用與第6代移民的舊歷史矛盾,進行少數人為求私利與掌權的鬥爭。
而這些鬥爭,基本上已違反了已進入第7波移民新世代的共同利益。

歷史上的七波移民

從全球化的角度看台灣史,我們會有更宏觀的歷史視野。而「台灣意識」與「台灣人」也因此會有完全不同的意義。

就台灣本身言,它是原住民族的居住地,然而一如美洲印地安人的命運在大航海時代改變一樣,台灣原住民﹝不管平埔或山地﹞的命運自此改觀。台灣的關鍵性地理位置與移民者的不斷加入,讓台灣成為另一個面貌。

這就回到最初的問題:什麼是台灣?什麼是「本土」?如果「本土」所代表的是「原來的台灣」,那現在的閩南語、客家話、普通話都是外來語,不管是荷蘭、西班牙、鄭成功、清朝、日本、國民黨、民進黨,全部都是「外來政權」。如果「外來政權」應該退出,所有漢族該退出台灣,這樣的台灣,還剩下什麼?

什麼叫「台灣人」?要在台灣住多久,才能算「台灣人」?是要從明朝算起,還是清朝算起?或者,像謝雪紅,她的父親移民來台灣當佃農,她就是外省人的後代,她能算「台灣人」嗎?如果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大撤退移民來台灣的人,已經在台灣生下第四代的兒孫,都不能稱為台灣人,什麼叫「台灣人」?

歷史無法回頭,我們唯有放大視野,從全球化的大歷史,移民人口大遷徙的過程,尋找當前「台灣人」形成的歷史,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。

總體來看,台灣經歷過「七波移民潮」。現在台灣的本土與文化的形成,是這移民大歷史的一部分。

移民潮產生衝突與融合

嚴格來說,第一波移民是在明朝的鄭燮寫《東西洋考》的時代,荷蘭與西班牙人來之前。先來的漢人,用農具、鐵器、衣服、珠玉等,和原住民交換鹿皮、鹿肉、砂金、硫磺等。這些漢人是明末亂世的漁民、流浪者,也是商人,但定居者數量有限。

第二波移民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。那是大航海的時代。他們以台灣為根據地,開展世界性的貿易﹝或打劫﹞,但他們不是為建設台灣或長期統治而來,而祇是把台灣當做剝削的海外殖民地,短期的航海根據地與補給站,移民人口不多,對台灣的貢獻非常有限。一旦被擊敗,就全部退出。

第三波是明朝鄭成功的時候,大量湧進來的部隊,以及明朝遺民。第四波移民是清朝幾次海禁與開放政策下,大量的移民。由於大陸的人口過多,土地併吞嚴重,這是人數最多的一次移民。台灣的閩南、客家人,大多是這時候移民進來的。它也形成土地與資源的爭奪戰,閩客械鬥,漳泉械鬥,祇是這種生存戰爭的反映。
第五波,就是日據時代的日本人了,他們歷經五十年的統治,留下社會與文化,經濟與政治制度的影響,但移民者則於二次大戰後被遣返。與荷蘭、西班牙一樣,這一波移民沒有人口數量的問題,但有文化遺留的痕跡。

第六波移民是一九四五年後,國民政府來台接收人員,以及國民政府於一九四九年大撤退所帶來的二百萬左右的移民。他們來自大陸各地,本有不同語言和地方文化,但對日抗戰和內戰,有如颶風,把他們捲離開家鄉,輾轉流浪,來到台灣。為了國防與安置,國民政府在台灣各地設立營區與眷村,這就形成總體的文化影響與衝突。

這些帶著遙遠的鄉愁,無法歸返的旅人,被歷史帶著走的中國的尤里西斯啊,祇能在生活中,尋找同鄉,尋找熟悉的口味,互相慰藉。於是台灣的飲食口味、生活習性、藝術創作、地方性格、語言口音、流行文化等等,都形成一種大融合的現象,並且變成一種具有包容力的生活習慣。

去中國化就等於是忘本

無可置疑,這一波移民帶來最重要的影響,不僅是讓光復後的台灣,重回中國文化與經濟圈,五○年代的冷戰體制,讓台灣劃入資本主義陣營,進入長時期的戒嚴體制。

更有趣的對比毋寧是雖然國民政府帶來戒嚴體制,卻也帶來胡適、雷震、殷海光等自由主義知識分子,以及以「自由中國」為代表的思潮。要知道日據時代台灣的反抗運動大體祇有兩種性質,其一是民族主義﹝如台灣民眾黨﹞,其二是社會主義﹝如文化協會、農民組合﹞,自由主義的思想,最多祇能說反映在議會請願運動,但微弱不堪。

台灣之有自由主義思想,還真是拜國民政府的大遷徙與「自由中國」之賜。然歷史所難以逆料者,是國民政府所帶來的自由主義,後來成為反對運動的思想啟蒙者,也就是黨外時期及後來民進黨的政治理論基礎。

但是當民進黨談本土化時,卻漠視了自己的思想導師,正是國民政府與第六波移民所帶來的,他們還大談去中國化,這未免太忘本了吧!
第七波移民則始於八○年代。當台灣開放大陸探親,開放外籍勞工與外籍配偶來台之後,台灣注入新的移民人潮。根據統計,現在台灣的大陸配偶、外籍配偶有三十幾萬人,每八個孩子之中,就有一個為外籍配偶所生。而當年開放時就來台的配偶,他們所生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,進入社會。這樣的人會愈來愈多,成為台灣社會的主力。這就是第七波的移民。

省籍矛盾的虛相與實相

什麼叫做本土?

本土其實就是這七波移民文化的總合。所有的生活所留下的痕跡與記憶,都成為台灣的一部分。洪榮宏的歌曲,有日本演歌的感傷;陳昇的歌曲,有搖滾的放浪,也有原住民的自在;蔡依林的歌舞,有濱崎步的影子;周杰倫的歌曲,有美式的嬉哈和中國傳統的揉合;伍佰的台語歌曲「台灣製造」,將台灣這種揉合所有文化特色的「混合式本土」,表現得淋漓盡致:::。不管叫不叫「台客」,這就是「本土」。

廟宇的媽祖關公,來自中國大陸;而在政治上,喊著要「去中國化」的部分民進黨人,思想根源卻來自胡適、雷震、殷海光這些「中國知識分子」,誰能說,「自由中國」不是台灣最真實的歷史,台灣最本土的思潮?民進黨人要如何去除自己腦海裡的中國思想影響呢?

讓我們看看九份吧。這個曾是荷蘭與西班牙人一直在尋找的「神秘金山」,是直到劉銘傳開鐵路,才由美國回來的廣東工人找到。而後歷經日本人五十年開採,流傳下無數的傳奇與靈異故事,以及整個山脈底下如迷宮般的地道。如今這些都已老去,卻因為侯孝賢的電影《悲情城市》,而再度崛起。成為一個知名的觀光景點。

凱達格蘭人,劉銘傳,築路工人,採金礦故事,到侯孝賢的電影,觀光化的九份,以及現在當地新開的一些藝術咖啡館,那一個不是「本土」?這個本土不是切割分段的,而是延續如生命,慢慢生長延伸,自己不斷再創造的文化。這就是本土。

本土因此不是一個死的定義,它是有生命的,它是一個不斷再生、再創造的過程。
從全球化的角度與七波移民潮的觀點看,省籍衝突與族群矛盾的根源就比較清楚了。

別讓民進黨壓迫新移民

現在被挑動的「族群矛盾」「省籍衝突」,從移民群體的本質上來看,是民進黨利用兩波移民間的權力矛盾。也就是清朝時候的移民,跟國民政府時代移民者的矛盾。所謂第四波和第六波移民之間的矛盾。

而即使是第四波的清朝移民,也包括了閩客的矛盾、漳泉械鬥。講白一點,現在民進黨所談的「本土化」祇是「福佬沙文主義」,它還未擺脫對客家文化的漠視與歧視,更不必說對其它文化的尊重與平等對待。

我們當然可以說,這是由於第六波移民群體﹝以及從大陸撤退來台的蔣介石政權﹞的壟斷權力﹝兩蔣時代的威權政治﹞,不民主而造成舊移民群體的不滿。但相對來講,日據時代的殖民政府﹝第五代移民統治者﹞也一樣剝奪了台灣人民的參政權,其壓迫與殺戮更嚴重﹝據統計有四十萬人﹞,因此引起台灣人民的反抗。

但為什麼民進黨與台獨不批判日本呢?難道他們不知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人民的殺戮更嚴重嗎?原因很明顯,日本已不掌握台灣的實際權力,所以沒有權力的直接矛盾。

新舊移民間的矛盾,畢竟是無法避免的。在威權統治下,或許可以一時加以壓制,但終究是一個社會不安定的根源。然而在二十世紀八○年代民主化之後,透過全民普選,已經不再有威權統治與權力由少數人壟斷的問題。

然而,這祇是政治面的,新舊移民間的種族衝突與文化矛盾,不斷發生。台灣曾有執政者說:「不要讓外籍配偶生太多孩子,以免人口素質下降。」這就是典型的「種族歧視」。我們要非常小心,不要讓當權的民進黨變成一種「第四波移民群體」對權力的新壟斷,從而變成對第七波移民的壓迫。

現在的民進黨的各種政治口號,包括省籍衝突、外來政權、去蔣化等,其實是民進黨自認為代表第四波移民,利用並改寫第五代日本殖民壓迫的歷史,利用與第六代移民的舊歷史矛盾,進行少數人為求私利與掌權的鬥爭。而這些鬥爭,基本上已違反了已進入第七波移民新世代的共同利益。

然而,包括省籍衝突、外來政權等符號,都已經失去分析當前台灣社會的能力。當美濃的村子裡有許多外籍配偶,當中部鄉下有許多菲律賓女傭在傳統市場買菜,還討價還價;誰還在乎六十年前的故事呢?
現在的三、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一代,見面早已不再問你是本省外省,而是問來自那一個城市、地方。然而政治人物卻脫離現實,還在古老的「偽問題」上糾纏,無非就是要保有既得利益而已。……

----以下回文取自yahoo----

瘦詹2007/08/11 09:13 回應

辛苦了,借我引用一下,謝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ry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