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項事、物改名之事, 本來很單純, 不過只是個名字嘛, 該不該改, 見仁見智, 但在台灣"中"或"台"相關的名字, 卻是個敏感的問題. 以我自己的想法而言, 不論什麼公司, 以台灣為根基、以台灣為主要營業範圍, "台灣"確實比"中華"或"中國"來得適合, 但若要用很大的代價來改, 那可就要好好考慮和執行.

先說"中華"改成"台灣"吧, 其實"中華"和"中國"已是區分, 老實說這樣改法我覺得不是很必要, 若是小公司改個名影響不大, 公司內部多數人同意, 那就適合改名; 但若是個大公司, 改名會牽涉到很多層面, 比如龐大的經濟成本、商譽影響等等, 中華改成台灣就不值得.

至於"中國"改成"台灣", 這個感覺比較有需要, 畢竟舉世習慣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, "中國XX公司"在國際上人家一定不會覺得這是台灣的公司(特別了解的人當然不算), 只是改名之事仍會卡在成本問題, 大公司改名的成本真的很高, 要不要改、要怎麼改, 要全公司仔細評估考慮討論, 要改也要以最小成本完成.

上面說的是中文名稱, 英文名稱亦然, Chunghwa和China差太多, 不會有人搞混的, 所以Chunghwa要改成Taiwan也沒太大必要, China改成Taiwan就重要多了.

以上只是單純的談"名稱", 若再加入"人"的因素, 問題就比較複雜. 民間公司要改名, 自己公司決定就好, 除非改名會影響國家整體經濟或什麼的, 政府才必需介入設法減少負面影響; 國營事業改名成本是全民負擔, 人民的聲音自然不能忽略, 至於如何尊重人民聲音, 那不用我操心, 龍應台說的不錯, 作家(人民)的工作是提出批判, 回應批判和改善問題是政府的工作.

這次中華郵政改名, 老闆只有一個--政府, 所以政府要改, 當然有權力改, 只是就像上面說的, 成本是全民支付, 這次改名政府可有任何尊重人民聲音的做法? 而且週五公布隔週一掛牌, 有這麼急嗎? 掌握權力的人用這樣的方式閃電改名, 而且抗拒和基層員工溝通, 基層的感受是什麼? 完全沒一點基本的尊重啊!
另外, 現在的台灣, 相信多數人都同意, 可以預見這類改名在公開討論時會有意見不合的情形, 結果中華郵政高層還用這麼粗糙的手段, 明顯是不適當的; 政府呢? 說這改名執政黨沒介入恐怕沒人會信, 但就算政府沒介入改名之事吧, 中華郵政的做法明顯地激起對立, 且是牽涉族群情感的對立, 官員該對這部分檢討中華郵政吧!?

坦白說, 隨著時間流逝, 只要台灣和中國大陸是不同的政治實體、實質上分開的兩個國家, 正名之事根本不需要操心, 慢慢地"中華"、"中國"等代表中國的名字自然會被淘汰, 而且在現在台灣社會國家認同這麼對立的情況下, 根本不應該去捅這蜂窩, 馬上把很多東西改名成台灣, 名字是更適合了, 但對台灣總體而言是加分還是減分? 一些公司的名字和國民團結相比, 熟輕熟重? 改名之事可以從長計議, 國民團結在台灣卻已是易毀難修. 當然若有人能改名又擺平對立問題是最好不過, 但在想出兩者兼得的方式之前, 何必一再進行這"時間久了會自然改變, 人為調整的實質效益不明但負面影響大而遠"的事?

Henry
2007.2.1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ry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