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北京是該正視「中華民國」了
2008-11-07【中時社論】

二次江陳會最受矚目的重頭戲─馬陳會,在外有綠營圍城,內有稱謂爭議下提前登場,從握手、致詞、送禮、合照全程僅七分鐘就快閃結束。一如早先預估,馬總統僅以「總統身分的規格」接見陳雲林,但雙方並沒有言語互動,算是避掉了稱謂爭議。陳雲林雖說被動面對了「中華民國總統」的接待規格,然而少了這聲「總統先生」,終究還是令人遺憾的。

會有這樣短短七分鐘的安排,完全可以理解。馬陳會是既定安排,臨時叫停徒生外界胡亂解讀空間,要陳雲林稱呼「馬總統」顯然做不到,再加上綠營圍城效應確實不容低估,於是一場歷史性的會見,就這麼草草收場了。也讓等在外面尚未集結完成的綠營群眾為之氣結。

論者或許可以說,從台北賓館所擺出的陣仗與規模,從司儀宣達的語言與儀式,這一切的一切,不都在充分展現「中華民國總統」接見外賓的實質?少了陳雲林那句總統稱謂,有很大差別嗎?我們必須說,少了這聲稱謂,確實差很多!

沒錯,中華民國總統迎賓的規格與儀式,展現了中華民國總統行使職權的客觀事實,這個客觀事實不會因為陳雲林有無稱謂而改變,但陳雲林之所以說不出口,在於他依舊沒有這個主觀意願去承認這個現實。換言之,陳雲林背後的北京當局,或許願意被動默認「中華民國總統」的客觀現實,但要在主觀上承認這個現實,卻還有一段不小距離。而也就是少了這句稱謂,讓馬陳會只有儀式意義,讓陳雲林此行的成就只能拘限在經濟層面,也讓台北街頭的綠營群眾更形覺得是「師出有名」。

對北京當局而言,從「默認」馬總統身分到「承認」馬總統身分之間,似乎是相當艱難的一步。但不知北京當局有否了解,就是不願踏出這一步,讓綠營有了動員圍城的著力點。陳雲林面對所有對他的嗆聲,曾說他「看到了,也聽到了」,還說「少數人不理解」,恰恰好這幾句話確是道出了其中的關鍵。兩岸關係的解套,除了「看到了」、「聽到了」,還需要用心「理解」,不是嗎?陳雲林若是遺憾對他嗆聲的群眾未能體會他的善意,他是否也願意用心去體會街頭嗆聲民眾的心聲呢?

經過二次江陳會談後,北京當局恐怕真的需要慎重思考,是否已到「正視」中華民國存在現實的時候了?北京當局應該明白,拋開半個世紀的國共鬥爭史,中華民國在這個地球上從沒有消失過,不論先前在聯合國如何被封殺,在各種國際場合如何被驅趕或羞辱,在邦交國的數字上如何被壓縮,在國際賽會如何讓中華民國的旗歌全面消失等等,最後最終還是不能否認,中華民國的憲法與主權,依舊在台灣鮮活著運轉,在這部憲法之下,已經經歷過四次的總統大選,兩次的政黨輪替,面對一個擁有七百多萬民意基礎的民選總統,北京依舊吝於表達一句稱謂,顯然就是迄今仍不願承認這個現實。

要知道,中華民國曾經在大陸有效統治過三十八年,照年齡推算陳雲林都做過幾年的中華民國國民,這是兩岸間所僅存的少數臍帶之一,就是這個臍帶,讓包括「九二共識」、「各自表述」、「相互不否認」等語言還有操作的空間,剪掉這段臍帶,很抱歉,就只剩下「一邊一國」了。

事實擺在眼前,雖說馬總統期待兩岸「互不否認」,但台灣自從終止動員戡亂時期,廢止懲治叛亂條例之後,就再沒有否認過對岸的主權,也從不拿對岸的國號、旗幟做文章,但北京當局卻是竭盡所能的讓台灣在這些議題上「備感羞辱」,這種感受,並不是只靠經濟的互惠與交流,就能改變得了的。

或許,將二次江陳會談視做為歷史進程的一個階段,許多事情就會清朗許多了。回顧一九九○年兩岸紅十字會簽訂「金門協議」的政治情境,再回想看看一九九三年辜汪兩老在新加坡會談的歷史場景,甚至再比較一九九四年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訪台期間,完全不做任何官方接觸的情景。這回二次江陳會談,兩岸官員直接上桌商談,北京央視喊出「賴主委」,這十幾年的變化幅度,如何能說不大?所以當歷史再走到下一段進程時,北京對馬總統的「稱謂」,還必須是個敏感議題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ry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